2017年4月22日,随着一篇名为《换身“行头”就能读名校?华侨生联考中介机构调查》的文章在《中国教育报》上刊出,瞬间引爆了整个“华侨生联考生态圈”,短时间就将“华侨生联考”、“200分上名校”等关键词推上热搜榜单。作为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,其对换“行头”的华侨生的态度当然是不言自明——时隔3天,也就是在4月25日晚,教育部即明确表示,将会同国务院侨办、公安部、外交部加大华侨生资格审查力度,对资格造假行为零容忍,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;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,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,切实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。
联考知本家认为,教育部的表态绝非空穴来风,而是句句落到实处。
一、教育部主导,“一办两部”联动,甄别真假华侨。
5月3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港澳台华侨学生办公室(以下简称“联招办”)颁布了《关于加强全国联招考生学历核查工作的公告》(以下简称“五·三公告”)。
来源:内地(祖国大陆)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
该公告直指伪造学历现象,将考生分为2类:持有国内高中学历的考生和持有国外高中学历的考生。
对持有国内高中学历的考生,教育部利用自身层级结构资源(教育部→各省市教育厅(局)→各市区教育局)以及庞大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,即可迅速筛查出“问题考生”;而对于持有国外高中学历的考生,则通过驻外使领馆公(认)证的方式宣示文本真实性,至于考生在海外的居留时间、出入境记录审查方面则委托给外交部和公安部完成,可谓滴水不漏。
对于筛查出的“问题考生”,真正做到“发现一起,查处一起”,而对于“嫌疑考生”,则不草率定性,而是允让30天的豁免期,用于考生补充资料,遵循实事求是的处理原则。
来源:华侨大学招生信息网
二、华侨考生报考趋势分析。
“五·三公告”甫出,联考知本家就接到很多家长咨询,希望了解更多有关“全国联招”和“两校联招”的报考趋势。在此,联考知本家班门弄斧,略抒浅见。
1、“五·三公告”体现了教育部对“港澳台侨联考”考生资格审查的总体思想和方向,既明示受文对象是参加“全国联招”的考生,又对参加“两校联招”的考生发挥效力。
2、“五·三公告”并不是只针对华侨身份的考生(“华侨联考事件”充其量只是一根导火索),同时也针对港澳台籍考生,二者重点管控的环节是一致的,即:高中学历是否具有真实性。
3、华侨生获准参加该考试将作为一项长期政策予以延续,与香港、澳门和台湾学生长期并存,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基本国策决定的。
4、相较于港澳台籍考生,华侨生的认定标准或将提高,如增加考查考生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的海外身份和生活工作经历、延长海外居留时间等(推断依据为上文提到的“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”);报考资格审查方面亦或将采取考前公示制度,录取资格审查方面也或采取录取公示制度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(推测依据为上文提到的“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,切实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”)。
5、本次审查的焦点紧扣“高中学历是否具有真实性”,而对于其他条限(如侨居时间、签证性质、受理地点)则依循旧例,并未作出改变。
当然,上述几点浅见必定挂一漏万,联考知本家自此获得的最大启示则是凡事必须在合理、合法、真实的前提下进行方能行之久远,尤其是在做学问的问题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