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师风采单位:苏州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培训学校
职务:校长
教龄:16年
行政:8年
理念:好制度会让“坏人”没有变坏的机会,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变坏。
今天傍晚我们去宿舍里抽查同学们留在宿舍的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,将处理结果公告出来后引起了一片哗然。从一些孩子的窃窃私语和愤然的神态中,明显感觉到他们的不满,这也难怪——他们好不容易私藏起来的手机,被老师给收了起来,晚上回宿舍就没得玩了。甚至还有些同学为了应付学校收缴智能手机的制度,已经交了一个手机,这次被查收掉的是第二个手机。但从许多同学释然的神态中,也感受到他们对学校制度的认同,对学校查宿舍翻搜手机的方式表示接受。这不禁让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——我们究竟是要做受欢迎的学校还是要做有效果的学校?
做受欢迎的学校,那么就要满足学生的需要,这其中难免在遇到不如学生心意的地方时,学校就要有所妥协,来满足他们,如果这个时候学校不满足他们的需要,学生的满意度就会降低。就拿使用智能手机这件事来说,现代人都喜欢用智能手机,每个同学学习之余、休息的时间,拿起手机,玩玩游戏,刷刷微信,点开QQ等,是一件很惬意的事,学校收掉手机,那确实是很不舒服的。其实现在连成年人都难以抵御手机的诱惑,让每位心性暂未成熟的学生来自觉克制,确实太难为他们了。这就引申出了“人性”的问题,《人性的弱点》(戴尔·卡耐基著)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贪图安逸,贪图享乐的一面,打搅了人的安逸,破坏掉享乐时光,这有些违反“人性”。如单独追求得到学生的喜欢,在面临他们人性弱点的挑战中,就要放任了。其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改变人性,教育人们突破人性的弱点,成长为有自制力,在适当的时间干该干的事的人。
做有效果的学校,就是要教导学生再来提升自己,学生现阶段该干的事情就是学习,而不能放任他们做想做的事情。在学习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人性弱点的羁绊,就应该去克服,如自己不能克服,那就要学校、老师和家长来协助,这其中的方法有和颜悦色地“说明”,以寻求认同;有理有据地“劝导”,来获取接受;有义正严辞地“禁令”,来得到服从;还有霹雳手段地“强迫”,以达成结果。总之,要达成效果,可谓不惜使用任何方式方法,这过程中一定有些是不受欢迎的。
受欢迎是一种体验,有效果是一种收获。受欢迎是讲究过程,有效果是注重结果。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呢?过程很好,没有结果或者结果不尽人意,最后哄堂而散,大家不了了之,虽感觉很好,但细思极恐,没有得到真正想要的结果到后来会怨恨放纵的自己;而只要结果,不注重过程或者过程平平,会让人感受不好,但最后获得好的结果,经过时间的推移后,会慢慢感谢当年“苦逼”奋斗的自己。人生就是个克服苦难的过程,只有经历苦难,才更感觉生活的甘甜,收获才更大,幸福感也更强烈。
受欢迎是表象,有效果是实质,表象只是带来一时的欢快温馨,而实质才能创造持久不散的愉悦和震撼!就如一场电影,搞笑、打斗、精彩画面固然能带来好看的感受,而内容充实丰富,表意深刻才更能带来震撼。一场好的电影首先要有充实的题材和深刻的涵义,然后再通过巧妙的手法和好看的画面展现出来,才能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。只讲究受欢迎的学校,能带来一时的辉煌,长此以往必将逐渐衰败颓靡,而单独偏重效果的学校,给学生没有好的体验,最后只会“养在深闺无人识”。
燕园学校讲究重视过程和珍重结果,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既受欢迎又有效果的学校。我们希望努力营造一种氛围让各同学在燕园学校里感觉很快乐、很舒服,而又要重视学习效果,努力达成目标。但当受欢迎和有效果之间无法调和时,我们选择有效果,因为促进每个同学达成目标才是学校真正价值的体现!我们宁愿让同学们现在觉得亏、累而怨恨我们,而不愿在若干年后的将来后悔自己当初的浪费青春和所做的选择!
所以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,我们会努力做到对同学们的人文关怀,让大家感到舒心、快乐,提升受欢迎的程度,将学生的学习、个人提升等目标融入到教学和管理中去,但当遇到学生们的舒心与学习目标相冲突时,我们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来寻求认同,在通过交流沟通无法达成的情况下,我们将依制度来强硬执行!
希望同学们能够转换收缴手机带来的不舒服感觉,更希望同学们理解并心无旁骛地冲向有效果的将来!
撰文:李祥春
2017年8月4日